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16 星期日
  • 日语演讲比赛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夏普应该“放下身段”


夏普应该“放下身段”

2016/02/26

打印

      夏普正式决定接受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收购方案,这将是日本大型机电企业首次被纳入到外资旗下。最终的成败将取决于夏普能否“放下身段”。

 “汽车王国”也曾借助外资力量

      对于困境中的夏普,日本的产业革新机构也试图伸手相助,年初以来一度传出了各种关于出资条件和重建步骤的消息。给人的感觉始这是对鸿海的举动做出的过敏反应。

      鸿海未能履行2012年与夏普达成的出资承诺。尽管当事方也有自身原因,但夏普管理层由此而变得谨慎也是很自然的。

 
      夏普在液晶和复印机等领域拥有日本其他同行企业也关心的技术。尽管从防止技术流失的角度看来,日本政府也有“转让给亚洲竞争对手合适吗”的担心,但似乎已经别无他法。

      假如夏普的施救方是美国或欧洲的知名企业,夏普管理层和革新机构,以及日本政府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呢?可能不大容易想像,但假如是美国苹果或通用电气(GE)之类的公司,估计会是全体表示欢迎吧?

     “汽车王国日本”在1990年代也曾频频发生被外资收购的情况,如美国福特汽车救助马自达、法国雷诺向日产汽车出资。当时两家公司的交易伙伴和员工也对重建有过不安,但肯定没有莫名的过敏反应。日本政府似乎也是类似的想法。

      只要不威胁国家安全、冲击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秩序,企业自由的构想和行动都是可以的。当然也不存在“国籍”之分,当然不能无视亚洲等新兴企业的存在。

      虽然看起来还缺乏底蕴,但这些不断兴起的新兴企业正在给世界带来活力。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如果只盯着欧美企业,不把鸿海等亚洲企业视为业务合作伙伴,经营上的可选项就会大大减少。

       创建于1912年的夏普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百年企业”,而鸿海仅创建于1974年。从两家公司的发展年表来看,鸿海的历史还不到夏普的一半。尽管如此,2016年的现实清楚地反映了两家公司的不同处境。

  为了再次提升

      根据QUICK FactSet的统计,鸿海2014年12月期的销售额约15万亿日元,市值约4万亿日元,远远超过日本机电行业龙头企业日立制作所和松下。作为夏普的施救方,有着足够的实力。

      以铁腕著称的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估计是按危机状态下的速度做出了经营决断。也许夏普重建的“第一日”已经开始,但眼下的问题仍堆积如山。

      在清理这些问题之前,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夏普面对鸿海必须“放下身段”。

      日本的大型机电企业和汽车公司一起,引领日本在战后实现了经济腾飞。在构筑辉煌技术体系的同时,不断地打造品牌。夏普也是如此。但正因为坐享这一成功经验,才导致经营陷入困境。

      在日本,与鸿海的距离感也许会由于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位夏普干部曾在谈判期间说过:“也许年轻人会觉得选择鸿海不错。他们考虑的似乎是如果能与鸿海一起在全世界积累商业经验,个人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以鸿海收购为契机,夏普能否从上到下的心态也发生变化。只有放下身段,夏普才能再次取得向上的发展。

     本文作者是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电子编辑部副部长 武类雅典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9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8
投票总数:49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17,014.78+54.6203/04Close
美元/日元114.04-114.08+0.1703/055:48
道琼斯指数17,006.77+62.8703/0416:34
富时1006,199.43+68.9703/0416:40
恒生指数20,176.70+234.9403/0416:01
纽约黄金1,270.70+12.5003/04Close
美元/人民币6.50-6.50-0.0203/055:49

关于日经指数 

二维码

日经中文网
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环保色生态网 技术在线